便攜濁度檢測儀在水質監測、污水處理等領域應用廣泛,其測量準確性依賴于校準液的合理選擇與規范使用。校準液作為校準儀器的核心物質,直接影響檢測數據的可靠性。以下從校準液選擇要點到使用操作規范,為您進行詳細介紹。 一、校準液類型與選擇依據 目前常用的濁度校準液主要有福爾馬肼(Formazine)標準溶液和聚合物乳膠懸浮液。福爾馬肼校準液是國際公認的濁度標準物質,具有良好的穩定性和重復性,適用于高精度檢測需求;聚合物乳膠懸浮液成本較低,適合日常常規校準使用。 選擇校準液時,需依據檢測場景和儀器精度要求。若用于飲用水等對濁度要求嚴格的監測場景,應優先選擇福爾馬肼標準溶液,并確保其溯源性可至國家標準物質;若用于工業廢水初步檢測或日常巡檢,可選用合適濃度的聚合物乳膠懸浮液。同時,校準液濃度應覆蓋儀器測量范圍,至少選擇低、中、高三個濃度點,如 1 NTU、10 NTU、100 NTU ,以保證在全量程范圍內校準儀器準確性。 二、校準液使用操作流程 使用前,需檢查校準液的有效期和外觀。若校準液出現渾濁、沉淀或變色現象,應立即停止使用,避免影響校準結果。將便攜濁度檢測儀開機預熱 10 - 15 分鐘,使儀器達到穩定工作狀態。 進行零點校準,用蒸餾水或去離子水作為空白樣品,將其注入儀器的比色皿或測量池中,確保無氣泡殘留,放入儀器測量槽,點擊 “零點校準” 按鈕,待儀器完成校準,消除背景干擾。接著進行量程校準,從低濃度到高濃度依次使用校準液。取適量低濃度校準液注入干凈的比色皿,擦拭比色皿外壁水漬和指紋,放入儀器測量槽,點擊 “校準” 鍵,等待儀器自動識別并記錄數據。按同樣步驟依次校準中、高濃度校準液。校準完成后,使用已知濃度的驗證樣品(不在校準濃度點內)對儀器進行驗證,若測量值與標準值誤差在 ±5% 以內,表明校準成功;否則需重新檢查校準液、操作步驟,再次校準。 三、使用注意事項 操作過程中,應使用專用的移液器具取用校準液,避免交叉污染。每次使用后,及時用蒸餾水沖洗比色皿和測量池,防止殘留校準液干涸附著,影響下次測量。校準液使用后應立即密封,存放于陰涼、避光處,防止光照、溫度變化影響其穩定性。此外,定期對校準液進行核查,若發現同一瓶校準液多次使用后校準結果波動較大,需更換新的校準液。 正確選擇和規范使用校準液,是保障便攜濁度檢測儀測量精準度的重要環節。通過嚴格遵循上述規范,可有效提升儀器檢測性能,為水質監測等工作提供可靠的數據支持。
|